跳到主要內容

蘭嶼專題/乘著海浪送來 人之島的歷史印記

撰文/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陳品君、洪育增



攝影/何怡君
懷疑,不是達悟族人的天性,他們的胸懷原像大海般遼闊,沒有束縛與禁錮。然而,近幾十年來,蘭嶼這座美麗的人之島乘載著太多過去。

起初:送進門的一切,毫無拒絕的權利

    1958年,蘭嶼島上出現10處零散的「蘭嶼農場」。農場裡,台灣來的「場員」管理「隊員」,他們一待就是21年。在這期間,達悟族人慢慢明白,屬於部落傳統領域的土地改建成農場後,土地所有權就跟著變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有,農場中的「場員」原來是退除役官兵,受管理的「隊員」是罪犯,農場的真面目則是離島監獄。離島監獄管制寬鬆,罪犯脫逃問題為民風純樸的蘭嶼埋下多顆未爆彈,偷竊、搶劫、強暴成為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威脅。
  1966年,頭梳小圓髻、一身合身旗袍的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足蹬高跟鞋踏上國境邊陲。她見到身穿丁字褲的達悟族人衣不蔽體,深感同情,募集衣物給族人穿上,自此成為海洋民族一代傳一代的束縛。接著,她又見族人住在半穴居地下屋中,她即貫徹「改善山胞生活改善計畫」的思維,由台灣省政府民政廳拆除蘭嶼具備耐震、防颱功能,又有主屋、工作房、涼台等多重使用空間的傳統建築,輔導興建566戶兩房一廳的國宅。取而代之的水泥房則是夏季烤爐,是耐不住風霜的海砂屋,是圈住族人奔放生命的牢籠,6部落僅剩野銀和朗島兩部落仍保有蘊含祖先智慧的地下屋。
中途:問題一一浮現,達悟族人奮力一搏
1974年是牽起蘭嶼過去、現在、未來命運的一年。這一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下稱「原委會」)展開「蘭嶼計畫」,選擇蘭嶼作為核廢場存放地。1982年第一批10,008桶核廢料正式入住,成為達悟族人的新鄰居。口耳相傳說,新鄰居不是個老實人,門牌上寫著蘭嶼貯存場,但沒有人知道他是做什麼的,達悟族人望著每週從台灣本島開來的船,裝滿6貨櫃卸下後,看似「罐頭」的東西被一一送進鄰居家中。
直到某日,達悟族人發現這不是一般的「罐頭」,而是會傷害人體健康的核廢料。他們決定不再忍氣吞聲,1988年開始抗爭,誓言將惡鄰居趕出蘭嶼。1996年封港行動成功後,終結蘭嶼一再接收核廢料的命運,但尚未終結與核廢料比鄰而居的際遇。2006《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通過後,台電原定2011年前完成選址,2016年前將核廢料遷出蘭嶼。然而,當檢查完核廢桶狀況後,原委會預計用於處理核廢料的21598千元預算,去年(2013)有4百萬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凍結,目前尚無新進展。至今,達悟族人仍與10277桶核廢料共度每一天。


蘭嶼核廢料貯存場依舊存放著10餘萬桶核廢料,與達悟族人共度每個清晨、黃昏。攝影/何怡君

    時間回到1970年代尾聲,一樁前後橫跨近20年的大案子浮現。1979年,行政院核定「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規劃蘭嶼為國家公園。1989年,管理籌備處成立,並接著展開一連串協調會。《國家公園法》中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十九條規定,皆影響達悟族人生計。蘭嶼若變為國家公園,當地人則不得在園區內「狩獵動物、捕捉魚類、焚燬草木、引火整地」,且「進入生態保護區者,應經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假如要進行家屋修繕或重建,則須經內政部同意。
    在基本生存權益受到危害下,當地反對聲浪高漲。蘭嶼前鄉長周貴光時為蘭嶼愛心服務社社員,回憶當年情況,他說:「入山要申請、入海要申請,法條有行為上的約束,造成很多事情不方便,所以我們反對。」1992年,600多名達悟族勇士著戰袍決心對抗;1993年,「與達悟族人共舞公聽會」活動於立法院舉辦,內政部與身穿戰袍的達悟族人協商,長老以母語抨擊國家公園計畫未尊重當地意願,14位立委則連署要求暫緩設置;1997年,內政部營建署以「未與當地代表取得共識」為由,暫緩此案。在與政府的攻防戰中,達悟族人第一次守住家園。
後續:大浪過後,暗流伺機而動
    自此後,蘭嶼島上度過一段平靜時光。直到2012那一年,天秤颱風的悲鳴風聲壟罩蘭嶼島。據當地居民表示,強勁風勢未吹垮族人代代傳承的防颱智慧,但吹倒了少數外來漢人矗立的房屋、建設。除了颱風受災區的復建工程,全島出現24項興建工程,多條溪流連帶置入一道道如血管般的水泥河道中。
  重建工程需大批水泥原料,島上原有3座水泥預拌廠。2013年,台東縣政府與蘭嶼鄉鄉公所經過一番尋覓後,選定東清部落七號地為第四座水泥預拌廠選址,此地屬於達悟族部落的傳統領域,但政府在未經土地權利審查委員會審查、未與當地充分溝通下,已悄悄走完行政程序。3月底,合作廠商立起「廢棄土堆置場」告示牌開挖。達悟族人這時發現不對勁,組成東清七號地自救會(下稱「東清自救會」)輪班守夜,維護家園。
  在與當地人協商中,政府態度強硬,621日從台東調派60名警力與身穿傳統藤甲的達悟族人對峙。兩天後,自救會成員北上監察院提陳訴狀,此事漸於媒體曝光。7月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做出回應,表示已撤銷東清七號地水泥預拌廠興建一案。79日,縣政府撤銷發給蘭嶼鄉鄉公所的「混凝土預拌廠臨時土地」同意書。人之島邁向水泥化之路得以趨緩,蘭嶼抗爭史又添一筆。



東清七號地抗爭結束後,東清部落族人在七號地上按傳統分配土地,一同種下作物。攝影/陳品君
抗爭過後,東清部落族人按傳統分配土地,在七號地上種下芋頭、地瓜等作物,等待豐收。然而,在「混凝土預拌廠臨時土地」同意書撤銷的前一週,東清自救會意外發現,作為蘭嶼發展指導方針的「台東縣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第四期規劃案期中報告內,浮現「新訂蘭嶼特定區計畫」,而這份計畫並無太多脈絡可循。
  一位東清自救會成員心有餘悸的說:「我們追到特定區計畫,發現這件事情太恐怖了,一開始大家看不懂,也是K了很多資料。」他們漸漸了解,這是一份關係到全蘭嶼土地變更的計畫。
    蘭嶼島剛躲過一陣風暴,然而,那僅是個浪頭。安適生活的前方並非光明一片,不遠之處,波光粼粼的海面下有個暗流「蘭嶼特定區計畫」潛伏,伺機而動。 


「蘭嶼特定區計畫」如同隱藏在波光粼粼海面下的一股暗流,伺機而動。攝影/何怡君

(待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南方音樂夢/莊壽臣音樂路:1940年代自學樂器到1960年代高級飯店演出

1960年代晚期,國防部藝工隊在臨海大舞廳欣賞樂團演出後,與莊壽臣(前排左一)及其家人合影。右一為歌手余天。 提供/莊佶霖 編按:今年3月,本站收到莊佶霖 留言 與來信。他在「 南方音樂夢 」系列報導中看見阿公「莊壽臣」的名字,想知道報導中的文件、照片從何而來。 莊壽臣曾經是屏東音樂聞人鄭有忠創辦的樂團一員,1940年代晚期北上參加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的公營交響樂團(今日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數月。本站近日與莊佶霖聯繫,訪談他所知道的祖父過往,雖然有更多細節需要再確認,但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臺灣音樂史以及更多有忠管絃樂團成員後人可以查詢到類似資料,本站刊登部份訪談內容,讀者如果有更多補充資料,或是類似背景的後人願意接受本站訪談,歡迎留言或來信: cultureintw@gmail.com 。 ◎文/陳品君、影像提供/莊佶霖 莊壽臣在1976年50歲離世,今年46歲的莊佶霖沒有太多關於阿公的記憶。「年紀到了,會翻一些以前的東西來瞭解家族。去問了姑姑、叔叔,現在不問以後就沒得問了……第三代還可以問的到,第四代應該就沒機會了,像我現在(得到的消息)已經很零散。」他從親友口中、老照片和網路資料一點一滴拼湊阿公的樣子:頂著三七分頭、戴著圓框眼鏡、配上講究裝束。從小自學音樂,為了更上一層樓,師從當時赫赫有名的有忠管絃樂團團長鄭有忠,後來以單簧管項目考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下稱「省交」),而在不同時期,可以在戲院、禮堂、舞廳看見他演奏各式各樣樂器的身影。

南方音樂夢/他,催生洋樓裡的樂團成為南臺灣音樂人才的搖籃

◎文/陳品君;照片提供/鄭國勢、洪梅芳、陳美玲、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鄭有忠在80年前創辦私人管絃樂團,經常受邀演出甚至環島巡演,在南臺灣逐漸打響名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公營交響樂團,他邀集團員徵選,超過半數成為國家樂團第一批成員。五、六○年代,他提著小提琴一周數回往返屏東和高雄、台南之間,啟蒙、培育日後許多樂壇好手和教育者,對南臺灣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南方音樂夢/70年前,屏東私人樂團半數成員進入國家交響樂團

◎文、攝影/陳品君 七月天的屏東夕陽剛斜下,晚風起,盤旋在海豐上空的溽氣四散。這天早用晚飯的人似乎多了些,如果不是平日少見的生面孔,還以為三三兩兩的身影只是飯後散步的晚景。這群人或騎車或走路往同一方向去,循著他們,在三山國王廟旁的巷口內拐幾個彎,傳統閩南式建築映入眼簾,此時,耳邊傳來三 、 四○年代流行歌謠,入口兩座早年農業社會的製糖石磨顯眼,令人有些時空錯置感……

屏東竹田/為了守住老人家的健康與歡笑,濃情客家庄打造阿婆阿伯个快樂天堂!

◎文/陳品君 想像一下,一個身體機能慢慢退化的老人家,他變得時常忘東忘西,有時候聽不懂別人表達的意思,對於他人不時的提醒感到懷疑,待人處事上也再三出錯,甚至影響與家人間的關係。 老人家一方面身體病痛不斷,一方面對於生活亂了步調感到情緒低落,種種的身心煎熬,上了年紀的長輩,難道只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嗎?位於屏東縣的一個客家村落,社區居民為了守住高齡與失智長者的健康與歡笑,正攜手為他們編織一張安全守護網。 自古鄰里守望相助,高齡友善社區 西勢打頭陣 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西勢社區,北接麟洛與萬丹鄉,這裡是以客家族群為主的聚落,屬於「六堆」之一,在清代,客家人曾在此保鄉衛土集結成隊(堆)。 相中西勢社區自古以來鄰里守望相助的背景,縣政府希望可以營造這裡成為友善長者的示範社區。對六堆民眾來說,社區內的忠義亭不僅是先祖在清代出戰前的誓師地,也是現代感念先烈的祭祀場所,而忠義亭旁邊的客家文物館,則是民眾學習並傳承客家文化的根據地。 從這兩個場所與老人文康中心為蛋黃區向外延伸,並以文物館內的樂智屋為基地,在政府資源挹注下,社區與學術、公務機關合作,不僅規劃友善環境與空間,也培訓居民和商家學習如何陪伴高齡與失智長者,以及面對自己的老後生活。  國中生從小旅行認識友善社區      2019年,屏東市區的公正國中學生,因參與「台灣設計展x屏東超級南—竹田西勢樂智友善社區小旅行」來到竹田鄉西勢村。 一行人從西勢火車站出發後,導覽員阮鍾月英向他們介紹西勢車站在竹田鄉一帶交通上的重要性:「(車站)以前是比較舊的建築,因為配合(鐵路)高架的關係,所以都重新改建。我們西勢車站應該是(旅客)從內埔那邊過來的,還有竹田本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地點。」 在這幾年鐵路高架化後,乘載村民記憶的西勢火車站,經由改建煥然一新。入口名為《等待》的3D地畫作品,重現一幕幕旅人離別或是回鄉的場景。 離開西勢車站的隊伍前往下個定點,在過馬路時,行人專用號誌傳出一連串的人聲。 「大哥大姐紅燈了,莫過喔! 大哥大姊綠燈了,可以過了!緊緊來。 」 全台灣只有在竹田西勢才看得到的「長輩版」行人專用號誌,不僅有小綠人牽著老綠人的動畫顯示,還放大倒數秒數字體,並且傳來縣長潘孟安的小心過馬路叮嚀聲,這些都是結合生活與科技的設計巧思。 而在社區內的竹田國中則從2015年學期開始,在課堂中教導學生認識「變老」,以及如何與長者形成良善的互動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二)/奮鬥20年,他們仍要不回原本的名字……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屏東縣萬巒鄉位於南台灣北大武山腳下,鄉境內座落東邊的是排灣部落、西側是客家村、東南邊則是閩南村。近山鄰近的加匏朗、赤山、萬金等村在1935年日本時代國勢調查中,人口統計有近2000位熟蕃。60歲的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天主教堂附近,是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話的虔誠天主教徒。35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蘭嶼專題/土地權屬界定 傳統、官方兩歧路

撰文/何怡君、陳品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蘭嶼特定區計畫」不僅觸碰當地人敏感的土地問題,此計畫的爭議,也顯示達悟族傳統文化與官方長期以來的落差與不對等關係 。 政府推行的野溪整治工程,遍布蘭嶼島各處。攝影/何怡君

蘭嶼專題/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

本報導由 weReport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與諸多公民贊助完成。 各媒體平台如須轉載,請依下列格式與內容加註於轉載報導前。 內容如下:本報導引用、轉載自 weReport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上, 由學生團隊陳品君、何怡君、陳芛薇、陳孟君、洪育增所製作之新聞專題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 本報導不代表原蘭嶼專題學生團隊立場。 自9/13起,每日分篇連載本專題報導內容。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一)/祭典辦了,錢花了,然後呢?

攝影/陳品君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12月25日,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在高樹加蚋埔部落祭典舞台上宣布:「鄉親只要找到日本時代戶籍謄本,上面有登記『熟』字,(未來)就可以到民政處登記為馬卡道族。」一個月後,留著排灣族血液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台東謝票時,提到將在今年8月1日履行競選承諾,以元首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在馬卡道族文化復振走了20多年的耆老潘安全問:「向原住民道歉……那包含平埔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