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屏東竹田/為了守住老人家的健康與歡笑,濃情客家庄打造阿婆阿伯个快樂天堂!


◎文/陳品君

想像一下,一個身體機能慢慢退化的老人家,他變得時常忘東忘西,有時候聽不懂別人表達的意思,對於他人不時的提醒感到懷疑,待人處事上也再三出錯,甚至影響與家人間的關係。

老人家一方面身體病痛不斷,一方面對於生活亂了步調感到情緒低落,種種的身心煎熬,上了年紀的長輩,難道只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嗎?位於屏東縣的一個客家村落,社區居民為了守住高齡與失智長者的健康與歡笑,正攜手為他們編織一張安全守護網。

自古鄰里守望相助,高齡友善社區西勢打頭陣

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西勢社區,北接麟洛與萬丹鄉,這裡是以客家族群為主的聚落,屬於「六堆」之一,在清代,客家人曾在此保鄉衛土集結成隊(堆)。

相中西勢社區自古以來鄰里守望相助的背景,縣政府希望可以營造這裡成為友善長者的示範社區。對六堆民眾來說,社區內的忠義亭不僅是先祖在清代出戰前的誓師地,也是現代感念先烈的祭祀場所,而忠義亭旁邊的客家文物館,則是民眾學習並傳承客家文化的根據地。

從這兩個場所與老人文康中心為蛋黃區向外延伸,並以文物館內的樂智屋為基地,在政府資源挹注下,社區與學術、公務機關合作,不僅規劃友善環境與空間,也培訓居民和商家學習如何陪伴高齡與失智長者,以及面對自己的老後生活。 

國中生從小旅行認識友善社區
    
2019年,屏東市區的公正國中學生,因參與「台灣設計展x屏東超級南—竹田西勢樂智友善社區小旅行」來到竹田鄉西勢村。

一行人從西勢火車站出發後,導覽員阮鍾月英向他們介紹西勢車站在竹田鄉一帶交通上的重要性:「(車站)以前是比較舊的建築,因為配合(鐵路)高架的關係,所以都重新改建。我們西勢車站應該是(旅客)從內埔那邊過來的,還有竹田本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地點。」

在這幾年鐵路高架化後,乘載村民記憶的西勢火車站,經由改建煥然一新。入口名為《等待》的3D地畫作品,重現一幕幕旅人離別或是回鄉的場景。

離開西勢車站的隊伍前往下個定點,在過馬路時,行人專用號誌傳出一連串的人聲。

「大哥大姐紅燈了,莫過喔! 大哥大姊綠燈了,可以過了!緊緊來。 」 全台灣只有在竹田西勢才看得到的「長輩版」行人專用號誌,不僅有小綠人牽著老綠人的動畫顯示,還放大倒數秒數字體,並且傳來縣長潘孟安的小心過馬路叮嚀聲,這些都是結合生活與科技的設計巧思。

而在社區內的竹田國中則從2015年學期開始,在課堂中教導學生認識「變老」,以及如何與長者形成良善的互動關係。學校裡的九年級學生可以選修技藝教育課程,學習一學年的長期照顧課。而公正國中學生來到了長照體驗空間教室,透過穿戴輔具模擬身體退化後所帶來的不便。

竹田國中老師林翠玲說明活動的設計用意:「我們體驗(的輔助工具)就會造成其實身體很多的負擔,更何況是長者他們是真正面臨到身體的退化,而導致許多行動上的不方便,所以身為後輩晚輩的大家就要更多的耐心能夠聆聽長者的需求,做很好的陪伴者。」雖然十幾歲的孩子,對於50年後的人生不見得能夠想像,透過輔助工具讓他們能夠更貼近「老年生活」,同理長者的身心狀況。

「老人幼稚園」陪伴長輩生活照顧

而下個定點則是「失智日照中心」,位在老人文康中心一樓,為認知障礙的長輩提供日間照顧服務。西勢日照中心主任許文楠介紹中心服務:「他們平常在這裡面生活、在這裡面有課程的訓練,在這裡面我們中午也會在這邊吃飯,中午吃飯完會短暫午休,接著下午的活動,傍晚前再安排交通車接送載他們回家,所以等於是我們俗稱在講『老人幼稚園』的意思。」

他進一步指出,長輩除了在中心內得到生活上的照顧與陪伴之外,還可以走出大門進入附近的公共場所,如地方居民聚集的忠義亭、客家文物館以及竹田國中裡面的共融遊具等。而當民眾、商家遇到與失智長者應對的問題,則可以通報日照中心或者警察局尋求協助。

結束了這趟參訪活動,公正國中的同學對於西勢社區有進一步認識。 

公正國中學生許智傑:「我覺得竹田國中他們很用心,他們因為知道社區他們注重就是要小孩與老人的互動,所以他們就是有讓學生去體驗老人的感覺,更了解他們,他們之間的互動就比較好一點。」

公正國中學生鄒心靜:「我覺得老人中心的規劃很不錯,可以讓失智老人在那邊放輕鬆、休閒。那裡的小遊戲可以跟一些失智老人互動一下,讓那些失智老人增加知識。」

同學們以貼近長者的視野認識了這個客家聚落。而就像竹田國中老師林翠玲所說,學習如何照顧長輩,並不見得是要成為照服員,而是當我們回到家裡,知道如何與家中的長輩相處。

未同住子女,透過「D+屏安福」連線長輩

在社區裡面,還能發現許多長輩都會拿著類似日本御守造型的「D+屏安福」,「屏安福」其實是一個能夠追蹤長者動態的智慧裝置。

戴著屏安福的葉大姐走進候車亭,牆面LED燈亮起,也傳達到上頭的候車燈,通知即將行駛公車到來的司機。屏安福與智慧候車亭的搭配運用,除了讓民眾免於在路邊招手候車,降低用路危險,也提前告知司機因站內有候車民眾,進站前需變換車道,增加行車安全。而與屏安福綁定的手機使用者如長輩的家人,則會收到通訊軟體LINE的推播,獲知他們的乘車動態。

負責「屏安福」軟體設計與營運的智慧時尚團隊,總經理張育銓家裡有近90歲的爺爺與外公,因此很能體會未與高齡長輩同住的子女,對他們自理生活的擔憂。他提到裝置的設計概念:「很多高齡健康長輩,他在戶外移動的時候,子女會擔心,其實會需要一個安心的通知,然後後來我們去接觸到才發現,原來如果有失智徵兆或者失智狀況的長輩,他的這種移動的狀態更加地敏感,因為他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走失。」

智慧時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1年自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內部技轉育成,團隊成員具有10年以上物聯網(IoT)應用技術的經驗,「我們也跟屏東客運的公車結合在一起,所以長輩上了公車,(家人)就會收到通知,然後在哪一站下去也會收到通知。」張育銓說。

智慧裝置綁定監看軟體且使用權限涉及長輩隱私,開發團隊又是如何思其中的問題呢?張育銓說明:「申辦者可以完完全全的指定這個卡片背後的個資,誰才能看到;沒有被開放的人,包含客服人員都看不到detail(細節)資料,這是在隱私權方面的控管。我們的客服人員在每一次不管是查詢、通知的時候,他的記錄也都會留下來。」而西勢日照中心因為有營運上的需求,團隊為他們開放了長者家屬以外的監看權限,中心的服務人員可以設定監看範圍。

張育銓說明日照中心搭配這套裝置的使用情形:「日照中心裡面照護人力不夠,我如果要一直盯著所有長輩的話,其實很花人力,所以透過這個螢幕的話,我可以即時知道說,有沒有人離開,像這個人離開區域,(代表他的點)就會變成紅色,那他變成紅色之後,也會在LINE上面推播出來,說葉阿姨已經離開了這個building。接著我們就看到這個是戶外的地圖,所以葉阿姨她走到了戶外,我們就可以馬上看到她走到戶外的哪裡,所以我們就可以一路追蹤下去。」

而民眾葉淑招提到公公使用愛心手鍊和屏安福的對比:「他那時候有申請(愛心手鍊),他當下就是說這個不是他的東西,那他就直接扯掉、一藏——因為老人家會藏東西,他就藏在我們找不到地方,所以後面的時候我們就等於是把它取消掉,因為也覺得浪費國家資源,不然愛心手鍊應該也是可以當作守護的功能。(不過對於屏安福,)他可以接受,因為屏安福你看那麼漂亮,他認為帶出去,也有一個保護的作用。」

開發團隊因應長者使用習慣,除了「屏安福」造型設計款,還將定位晶片設計成可以放入健保卡的「卡匣款」;而鋰電池大小的「輕薄款」則可嵌入或放進老人家隨身攜帶的手錶、香火袋與平安符等。除此之外,團隊還搭配活動、集點贈獎的方式來提升長輩的配戴意願。

不僅僅噓寒問暖,友善店家致力把社區長輩顧好顧巧

在環境佈建以及空間營造有了輔助設施與工具之外,友善高齡社區還需要哪些人來一起努力呢?

「大哥大姐在外頭累了,可以到我們店門口的椅子坐坐!」這樣的人情是台灣各地角落的美麗風景。而西勢竹田社區的幾位商家老闆,除了「奉坐」之外,還希望可以把街頭巷尾的長輩顧好顧巧,甚至落實在生活中的噓寒問暖,來聽聽兩位業者的分享!

巷弄食堂業者黃小姐:「老人家來這邊玩、累了,店家可以讓他們休息不用消費。我們店家願意友善配合(公部門計畫)的話,我們就可以貼上那個(貼心椅)貼紙。(公部門)它不勉強,我覺得idea是很好的,造就一個平安村......像很多店家,在這裡都會貼上一個貼心椅,讓一些年長的長者......因為走路,難免腳會痠、膝蓋不好,我們都會請他進來這邊坐一下、乘涼一下、喝杯水。其他店家。幾乎大部分這裡每一個店家都有,大家每個店家都非常友善。」

台灣失智症協會出版的《瑞智友善社區指引手冊》描繪失智者的理想世界,是居民能了解失智症,並且能接納患者的失智行為給予適時協助。在友善的居民、商家及環境空間圍繞下,失智者能在社區安全快樂地生活,減輕家庭及社會的照顧壓力。而起源公部門計畫的西勢樂智園區,要能成為失智者的快樂天堂,便希望可以動員民眾與店家共同參與。

商行老闆不僅店內招呼,還為長者把關日常用品

鄉下地方富有人情味,許多店家原本就會在店門口擺上幾張座椅。牆上貼紙標示「貼心椅」據點,更彰顯西勢社區努力朝向友善長者環境的目標。而龍門路上這家商行老闆,不只在店門口設置貼心椅,更將對長者的心意落實到平日的服務之中。

同利商行門口階梯雖然有三層,但是考量顧客多為社區長輩,店老闆陳宥銘還加裝扶手、止滑等設計,而他也舉例在日常服務如何招呼老人家。「比如說他們拿餅乾拿個太甜的,我會跟他說這可能不適合他;或者說太鹹的我就介紹另外一種給他們——就是不要添加太多東西的或太鹹、太甜的。」也有遇到失智長者光臨的情形,他會去電通知家屬一聲,先讓長者帶回商品,家屬再來付錢。

而平時營運上,他還會特別注意幾件事情,像是每個月底一定會檢查商品,顧客要是吃到過期品可就對身體不好了;而他進貨則挑選國產大品牌,販賣地下工廠的產品雖然利潤高但他堅決不進貨。他也會對大哥大姐客人多加叮嚀,像是提醒使用乾燥筷子取用罐頭食品、開封後的食物要放進冰箱等。除了這些貼心叮嚀,我們還發現店裡擺了張hinoki(檜木)茶几桌,陳宥銘向我們分享店裡的加值服務。

同利商行老闆陳宥銘介紹入口一角:「這裡以前是一個店裡的特價區,哪個商品有做特價就陳列在這裡。我想說既然要規劃老人服務,就一定要選最好的地點,不能說我搬到後面去,老人這樣走進去那麼遠,他們感覺很不方便,所以用這個椅子桌子拿來這裡擺一些,這些全部都清空,那我擺一些煮茶具,還有泡咖啡、還有些點心,老人來都很喜歡來這裡。 」

商家和住戶發展高齡友善社區的意願不一,仍在努力階段,陳宥銘期待團結力量大,有更多人能夠參與守護長者的的行列。

而社區裡的一個小角落,還有一群居民集結起來,學習如何幫助長者以及自己如何面對「變老」。

樂智屋裡的失智長者照護天使 

位於客家文物館內的樂智屋,民眾可以從這裡獲得健康資訊及對於失智者的照護知識,平時有志工團成員輪班,服務來訪的民眾。

蔡明吟認為社區民眾組成的志工團,是一群友善失智者的天使朋友。在他們透過數十堂課程具備照護失智症患者的基本知識之後,他們可以協助找尋隱藏在社區裡的失智者,比如個人可能有失智症,但是家屬並不清楚;或者個人有失智症的狀況,但家屬不讓他出門;或者是失智症患者出來社區,但可能社區裡的人因為對病症不了解而排斥病人等等狀況。

蔡明吟提到這群志工的重要性:「我希望藉由他們——因為他們都在社區走跳,他們應該會很了解在這個社區裡面鄰居、長輩的狀況——希望能夠藉由我們告訴他們的知識,由他們再佈達下去給其餘的一些我們講沒接受過這方面資訊的人,讓這個社區可以變得更友善、對失智症長輩更友善。」

蔡明吟也說明失智症是許多病症結合在一起,「有的人可能認知沒有很差,但是他有可能會出現在其他的問題;有的人可能認知非常差,但他肢體能力非常好,所以你就要知道要怎麼樣去就他的狀況去做調整,那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治療師的角色就要進來,由我們的經驗告訴(志工)他們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志工在對於失智症有初步概念後,蔡明吟希望他們可以實際運用,並且以不同的角度多方思考再不斷修正,找到一個最適合服務對象的照護方式。

而這天剛好也有失智長者田爺爺來到樂智屋,在快下課的時候,藉由與長者的互動,大家討論什麼是「長者的懷舊」。

蔡明吟倚向田爺爺說:「爺爺,要下課了,你剛剛說你有聽過『九條好漢在一班』,但你忘記了對不對?『九條好漢在一班』。」一旁的志工也說:「我們請你聽一條九條好漢好不好?你以前的歌耶!記得嗎?」

見到長者沒反應,志工李富源則靠向他說:「爺爺,唱軍歌,可不可以——『九—條—好—漢—在—一—班—』 有沒有聽過 ?」田爺爺說:「這首歌我們部隊......我們那個單位沒有唱這個......」眾人一陣驚呼!

李富源接著說:「你軍種什麼?你當什麼兵的?」田爺爺道:「 我啊......飛機修理廠。」李恍然大悟:「難怪沒有這首歌!這條歌是陸軍的。」

他隨即用手機上網,在影音平台找了找、選定按下播放,音樂流瀉而出:

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 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
同志們努力 努力 矢勇矢勤 國祚皇皇萬世榮

盡瘁為空軍 報國把志伸 哪怕風霜雨露 只信雙手萬能
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 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同志們努力 努力 同德同心 國祚皇皇萬世榮

耳邊響起的背景音樂,是中華民國空軍軍歌軍歌。

李富源問田爺爺:「對不對這條,有喔?你們唱的,這條你們唱的對不對?剛才我唱的不是你們唱的......」見到田爺爺微微頷首,蔡明吟問:「 那你會唱嗎?田爺爺說:「有些的就我忘記了細部。」聽了一會兒他又說,「我們啊.......我們管修理(飛機)的,修理不唱歌。」

稍後蔡明吟提出其中的觀察與反思,他發現剛開始的時候,田爺爺對於眾人唱軍歌的詢問沒有太大反應,但是當李富源一播放空軍軍歌,就像是打開了田爺爺腦中的盒子,他告訴大家自己「從前是修理飛機的」。因此蔡建議可以從此延伸,把修理飛機可能使用到的器材如螺絲起子展示出來,相較於準備小朋友的玩具,這樣更能引起田爺爺的共鳴,蔡明吟舉例:「他能不能告訴我這根 loo-lái-bà(螺絲起子)他之前是拿來幹嘛,他可不可以教大家怎麼樣使用,那就是認知,對他來講,這就是他的懷舊。」

在與田爺爺互動中,志工李富源感觸良多。他會想了解失智症照護知識,是因為從前父親在世時,因車禍飽受失智症困擾。他在樂智屋不只學到『失智不等於老化』,也更能同理失智長者。

他指出:「來這邊以後,心態上你會慢慢改變,觀念上也會改變,長者他不是不願意配合,只是因為自從受傷以後或者失去這個記憶以後,指令到他們那邊沒有那麼快,可是照顧者會急,被照顧者他也想配合你,可是某些身體上的退化,失去了它的功能,或者他已經想做,失智的情形已經出來了,他不是不願意配合,只是他沒有辦法做。」

蔡明吟說明平時課程概況便如今日一般,針對現場案例、學員居家照顧遭遇到的情況,或是過往經歷,大家以討論、分享的方式彼此回饋,她則從中指引。

從鄰近村落而來的十多位志工,為西勢樂智園區注入一股活水,他們有人曾是醫護人員、有人有照護失智患者的經驗,有人則想更認識自己的老後生活。這群天使正孕育服務銀髮族群的能量,從個人向外延伸,鄰近也有日照機構與店家相呼應。

而各方努力能否建立社區防護網,人人張臂擁抱失智家庭,甚至擴及鄰近社區與鄉鎮?我們拭目以待這座客家村落,有一天可以成為長者的快樂天堂。

感謝(依首字筆畫排列):
民眾田先生
同利商行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盧紀邦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張玲慧
竹田西勢樂智友善社區小旅行領隊玉霞
竹田西勢樂智友善社區小旅行導覽員阮鍾月英
竹田國中
西勢日照中心
客家文物館
屏東縣公正國中七年級康祝菁導師班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巷弄食堂
真美照相館
智慧時尚股份有限公司
民眾葉淑昭
竹田樂智屋志工團
竹田樂智屋志工李富源
職能治療師蔡明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屏東/屏科大研究台灣猛禽之死,6成樣本驗出老鼠藥殘留

(本文為作者任職《上下游新聞》期間發表作品〈農人與老鼠戰爭,黑鳶大冠鷲流血陪葬!屏科大研究,超過六成猛禽樣本驗出老鼠藥〉,原文刊載 於此 )  ◎文/陳品君 一隻失去翱翔天際神采的病懨懨黑鳶,嘴巴微微開闔開闔地躺在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一旁獸醫師緊急施打解毒針和輸液,經過一番搶救後,黑鳶仍無法重回蒼穹懷抱,枉死在冰冷的看診檯上。  這隻2013年在東港枉死的黑鳶後經送驗。報告結果顯示,鳥屍內驗出老鼠藥,成分有可滅鼠(Brodifacoum),加上經獸醫解剖確定有內出血,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下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證實,這隻黑鳶是台灣鳥類研究紀錄中,第一隻因老鼠藥中毒死亡的猛禽。  黑鳶之死,開啟了大規模的台灣猛禽體內老鼠藥殘留調查,由防檢局邀集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路殺社等單位共同投入,總計檢驗自2010至2018年全台各地蒐集21種猛禽物種、200多件肝臟樣本。結果顯示,共有10種猛禽、超過6成的樣本驗出老鼠藥殘留,顯示老鼠藥普遍進入台灣生態食物鏈, 此研究論文在2019年發表於環境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相較於其他猛禽類獵捕活鼠, 黑鳶還會撿拾鼠屍為食, 因此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也呼籲農家應檢拾鼠屍, 避免黑鳶食用而間接中毒。 (圖片提供/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屏科大黑鳶研究,老鼠藥抗凝血劑導致出血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自2011年投入黑鳶研究,後來陸續收到中毒黑鳶,才有為確認黑鳶死因而嘗試不同的檢驗項目。「猛禽會中毒就是從牠的食物下手。」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林惠珊指出,依據猛禽食物來源決定相關檢測,包含農藥、老鼠藥、水產禁藥、甚至還有重金屬等殘留物檢測。 「由於2013年的東港黑鳶體內沒有驗出農藥,加上有血便和胃出血的症狀,於是我們懷疑牠是否吃到中毒老鼠?是否因老鼠藥中的抗凝血劑成分導致內出血?」論文第一作者、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洪孝宇說。 由屏科大教授孫元勳(右)領軍的鳥類生態研究室投入猛禽研究多時, 左為研究員洪孝宇。 (攝影/陳品君) 食蛇鼠連帶中毒,猛禽內臟出血不止而亡 台灣目前核准的老鼠藥都屬於抗凝血劑,猛禽中毒後破壞體內凝血功能,所以會血流不止,包括口腔出血、皮下血腫和貧血等,中毒動物的內臟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蘭嶼專題/ 特定區計畫的隱憂:蘭嶼島上恐蓋工廠、飯店

撰稿/陳品君、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7 、 8 月天豔陽高掛,正是蘭嶼觀光旺季,一波波襲來的浪花,混雜海的鹹味, 2014 年的蘭嶼如同往常一般嗎?去年冬天,看似休息的季節,島上卻不得閒,幾紙臺灣發出的公文吹皺蘭嶼的平靜海面,過去一年,達悟族人過得好嗎? 攝影/陳品君

蘭嶼專題/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裡?

撰文/陳品君、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依照「新訂蘭嶼特定區計畫工作計畫書」草案中排定的規畫進程來看, 2014 年第一季須完成各項計畫書草案以及召開審查會議,並研擬正式的「蘭嶼特定區計畫」。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進一步消息,草案中列出的說明會、工作坊、座談會等前置作業也仍未實行,台東縣政府網站中的公開資訊區也沒有明確資訊。 圖表三:《新訂蘭嶼特定區計畫工作計畫書》草案中的計畫期程甘特圖 圖片來源:《新訂蘭嶼特定區計畫工作計畫書》草案

蘭嶼專題/守護家園不敢大意 達悟族人防範未然

特稿/陳品君、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當採訪團隊今年( 2014 ) 1 月底至蘭嶼採訪,詢問蘭嶼當地人是否知道「蘭嶼特定區計畫」,以及了解程度時,許多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和居民談到,他們曾參與 2013 年 11 月份在東清部落舉辦的民間座談會。那場座談會上,他們從東清七號地自救會成員的口中,第一次耳聞「蘭嶼特定區計畫」,一直到採訪團隊訪問時,他們都還沒有獲得進一步消息。

蘭嶼專題/談未來發展 蘭嶼的觀光問答題(上)

撰文/陳芛薇、陳品君、何怡君 蘭嶼特定區計畫打著「使蘭嶼發展步入正軌」之名,希望以6個部落發展為重點,納入蘭嶼在地生活、生產、生態設施、文化發展及生命教育。其中提到「計畫的規畫會尊重當地意願,當地的聲音都將作為該案後續規畫參考。」 蘭嶼首家7-11原本預計在今年(2014)父親節開幕,藝人宥勝7月份一篇講述「一旦蘭嶼有了便利商店,台灣就毀了」的部落格文章被媒體報導後,「7-11究竟是否適合進駐蘭嶼?」此議題引發多方於網路上熱烈討論。反對者認為,連鎖企業7-11進駐代表資本力量入侵,然而,不論7-11設立與否,在居民不到5000名的蘭嶼島上,每年要迎接相當於蘭嶼居民10倍以上的6萬名遊客,民宿、租車、餐廳、商店等觀光相關產業早已蓬勃發展。 蘭嶼人多至傳統超市消費;每週二為補貨的日子,超市顯得熱鬧。攝影/何怡君

2014年小誌市集/來和雜誌創辦人面對面(中)

◎文/陳品君、陳顥文 編按:一年一度的 Not Big Issue 小誌/ 獨立刊物市集,今年6月7日、8日同樣在行者沙龍地下室舉行,本文介紹參展的四本報導型雜誌《 24電影誌 》、《 藍鯨 》、《 Solid Zine 》、《 White Fungus 》,訪談出版者的製作歷程。

蘭嶼專題/土地權屬界定 傳統、官方兩歧路

撰文/何怡君、陳品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蘭嶼特定區計畫」不僅觸碰當地人敏感的土地問題,此計畫的爭議,也顯示達悟族傳統文化與官方長期以來的落差與不對等關係 。 政府推行的野溪整治工程,遍布蘭嶼島各處。攝影/何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