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屏東內埔/解密老埤:山腳居民復振消失一甲子的馬卡道族祭典


實在是太久了、也找不到了,
所以說要復振這塊,
也跟時間在搶......跟時間在賽跑。
有的去問一問真的就過一段時間就不見了......就過世了。
所以有時候問到不敢去問啊!

但是就是從目前所留下來的比較急的,
其實還有一些人知道,
一些零零鎖鎖加起來,
應該可以把它復振起來!
——2019/11/7 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理事長潘燕寶

 ◎文/陳品君

在來自屏東高樹加蚋埔、萬巒加匏朗等族親協助之下,約一甲子不再舉行的馬卡道族內埔老埤祭典,在農曆10月15日得以重現,轉眼來到第四年。

老埤村耆老潘明文回憶起半世紀前的祭典活動:「斬豬,箍做伙佇遐跳舞、佇遐斬豬。做酒是較早用秫仔秫米來做酒,像現在太白酒仝款,趒戲時一人啉一杯、一人啉一杯,團體這樣下去啉,在那裡箍做伙唱歌,唱到半途再下去斬豬。」(斬豬,還有圍在一起跳舞。製酒是用糯米製作,如同現在的太白酒。趒戲時一人喝一杯、一人喝一杯,好幾個人下去喝,圍在一起唱歌,唱歌到一半再去斬豬。)

而耆老潘阿彩則憶起十幾歲時古謠,唱了幾句以後直說自己記不得了,旁人一句「你現在還唱得很好啊」,讓她展開了笑靨。

老埤村內石碑,反映百年前互動

老埤村位於屏東縣內埔鄉東側,全台校園土地面積最大的屏東科技大學就在這裡。日治時期的老埤庄則包含現在的老埤、中林、龍泉等村莊範圍,這個區域,在兩百多年前的清治時期,是山區與平地間的通道口,村民除了以閩南與客家族群為主,根據學者研究,部分居民流有屬於南島民族的馬卡道族血緣。

常駐內埔地區,研究台灣開發與族群關係廿多年的學者簡炯仁便認為,老埤地名中藏著消失已久的南島語言,他表示:「這个老埤,我相信這毋是講遮有個埤蓋老,不是,應該是平埔仔話,到尾仔漢人來,用漢字把它翻譯的——老埤Laopi。」

19世紀的東港溪流域,從西南沿海到東部山區,先民為了在此生存,閩南、客家、平埔及山地族群間互有來往交涉。而位在村內五穀宮旁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反映當時三個族群在此爭取土地與水源空間數年,官府才結案立碑。碑上記錄,只准地方社民自行墾殖,嚴禁閩南和客家人占用古令埔地開墾耕作。簡炯仁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裁判,「在嘉慶20年(1815年)的時候,這個汪先生他裁判這樣以後,他們(地方社民)才有辦法保存在這裡。」

老埤村的馬卡道族,有學者認為是源自清代文獻所指屏東平原八個番社「鳳山八社」中的下淡水社,下淡水社名可追溯自18世紀,簡炯仁說明:「𪜶本成是住佇萬丹番社,這馬叫香社。佇彼搭遐四周圍就是河洛人,所以𪜶攏講河洛話。」(下淡水社原本是住在萬丹番社,現在叫香社的地方,那裡周圍都是河洛人,所以他們都講河洛話。)

原本在屏東平原生活的下淡水社人,兩白多年前因為謀生、開墾或守隘而往沿山一帶遷徙,與近山的客家族群當鄰居。    

老埤村內除了奉憲封禁古令埔碑,離石碑不到100公尺的開基土地公「福德祠」,也反映了不同族群間的互動關係。簡炯仁比劃福德祠周圍邊說:「這是客家人的習俗,這叫做化胎。」「福德祠」被視為村子裡的第一座土地公廟,據村民說50、60年前,老一輩會在鄰近的廣場趒戲。

與時間賽跑的「馬卡道族文化復振」

不過,並不是每個族群在不同時空背景下都能獲得平等對待,錯綜複雜的歷史與社會文化因素,導致老埤馬卡道人族的族群意識日漸薄弱,更多人否認先人戶籍謄本上的「熟」註記身分,甚至一生中沒有機會意識到自己的母文化。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理事長理事長潘燕寶也是在20多年前為了處理家族的土地問題,才意外發現自己的真實血緣。

「為什麼我們在這邊住到一兩百年,為什麼土地所有權幾乎都是別人的?我會介入馬卡道這件事是從土地開始慢慢去著手,才知道我們是馬卡道族的一員。」潘燕寶認同了族群身分以後,回頭找尋、投入文化復振,「要復振這塊,也跟時間在搶......跟時間在賽跑。有的去問一問真的就過一段時間就不見了......就過世了。所以有時候問到不敢去問啊!但是就是從目前所留下來的比較急的,其實還有一些人知道,一些零零鎖鎖加起來,應該可以把它復振起來!」

馬卡道族/屏科大子弟/外省二代/菲律賓人,都是內埔老埤人

隨著時空流轉,老埤村有來自各地的人口移居,從二戰後的退伍榮民,1920至50年代遷徙的北部客家人,以至於屏科大遷校後所帶來的就學與就業人口,另外也有異國婚姻下的新住民,除了回頭找尋古文書資料,在與其他族群互動交流中,潘燕寶還意外發覺馬卡道族與其他族群的連結性,比如村裡一位菲律賓人潘美瑪(Gamboa Vilma)。

潘美瑪以流利的台語說明,馬卡道(Makatao)在菲律賓語裡面可以拆解為「maka」和「tao」,tao的意思是人、maka是從前的人。一旁的潘燕寶補充,對照協會整理的老埤古語資料,幾日前潘美瑪唸出菲律賓語1到10說法,當時他嚇了一跳,因為兩邊發音唸起來幾乎一樣。

數字

菲律賓語

1764

《重修鳳山縣志》
所載番語

1765

閩南語漢字

擬音老埤古語

1

Isa

阿打

塞塞壓

2

Dalawa

利撒

勞勞呷

3

Tatlo

直魯

大哆絡

4

Apat

-伊吧

踏八

5

Lima

哩罵

阿里麥

6

Anim

-伊臨

安臨

7

Pito

秘都

哆哆

8

Walo

打盧

歸伯

9

Siyam

阿舍(舍依土音)

篤假

10

Sampu

貓夕矢

皆墊

資料蒐集與整理:潘燕寶





























潘美瑪會接觸到馬卡道族事務,是因為夫家嬸嬸、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理事蔡玉華的關係,「(馬卡道復振活動)今年三年了,我嬸嬸顧這咧(老祖祠),這咧較早廟蓋久沒什麼整理,我嬸嬸咧整理,所以我才會知影老埤有這个馬卡道。」

蔡玉華提到居民對老祖祠的印象:「這間算我們老埤人攏蓋驚,像較早的人講老祖會抓,抓大漢囝媳婦,伊就會起來跳——會趒戲,𪜶(村民)攏較畏擾,因為伊彼咧袂像童乩會講話,伊都袂講話干焦會曉哭,所以(較早)人都較不敢入去拜。」

內埔近山鄉間小路的空地上,仔細一看竟有三間小廟

在老埤村通往沿山公路的鄉間小路旁的空地相連三間小廟。蔡玉華原本都和村人一樣,初一、十五只會在面向大馬路的庄頭土地公廟祭拜,後來因緣際會,中間供俸馬卡道族先人的老祖祠以及左側的田頭土地公廟,她也會連同整理,而幾年前她還發起募款整修老祖祠,祠牆邊便貼著芳名錄。

說起老祖祠與一般祭祀場所的不同,蔡玉華指著牆邊的「竹筢」,「這竹筢是較早人的厝裡,大家不要的都一直移出來,徙出來有的徙來佇遮囥。若囡仔佇厝囥若拜拜,囡仔若在耍耍到摸到,囡仔好像會無爽快,袂使烏白共伊摸。所以就按呢人較會攏共伊請出來佇遮歸放,有的人是請先生共伊化掉了。」不過她不清楚從前的人為什麼持有「竹筢」、用途為何。

理事長潘燕寶補充,「以前我們這邊清朝的時候有聯庄祭典,一個竹筢代表一個部落。」他指出,有一定身分定位的人,才可以將竹筒掛上竹筢。竹筢上的竹筒是喝水的容器,一支竹筢有13個竹筒則代表13個庄,「我目前在做的,就是看十三聯庄能不能把它推廣出去,但是歷史久遠、資料上很少,所以我目前就是很積極要做這個,每天有空我就跑沿山,看能不能把祭典再找回來。」

村民有心復振傳統文化,學校教育也走在路上。2017年泰安國小校方發表「馬卡道族文化教材」,每學期有80到160分鐘的本位課程,由校方結合社區長輩,從生活、飲食、歌謠、實地參訪、祭典參與,帶領學生一同認識地方文化。

時任校長吳耀明表示,低年級由老師透過故事繪本引導有趣的馬卡道傳說與文化;中年級學生則進一步了解馬卡道的祭祀與生活,5、6年級則著重文化參與,深入參與祭典儀式等

「你學會了嗎?」傳統四步舞一日教學

學校除了有國小學生還有幼兒園小朋友,他們的表達能力或許不像學長學姊那麼流利,但在這年度的馬卡道祭典上,他們可是肩負舞步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村子裡的馬卡道祭祀活動前夕,屏東內埔泰安附幼的小小孩,要來和潘阿彩、潘俊貞阿嬤手牽手圍成一圈,學習跳傳統四步舞。

老埤村80多歲的耆老潘阿彩,每每吟唱古謠,都將她拉回16歲的記憶之中,她笑說這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當年老一輩即興吟唱起來,都不知何時結束。

在跳舞之前,這群孩子已經和老師花了一年的時間,拜訪老祖祠好幾次,向本來不認識的阿公阿嬤問問題,來學習村落在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校長顏秀玲表示,幼兒園在107年學年度設計一連串馬卡道族主題課程,透過走訪、探察、訪問,師生將過程中的討論記錄下來,「他們的文字敘述是比較弱,因為是幼兒園,所以他們就用繪畫的方式。」孩子在過程中逐漸曉得了有守護他們的先人、神靈,和老祖祠裡會出現的供品,還畫出想像中老祖與仙女的樣子。

而在期末的闖關活動,孩子也和家人一起來回顧學到的村落文化,當時參與該場成果展的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總幹事林玉美深受感動,並向幼兒園提出邀請:「我就跟現場小朋友講,那我下次活動的時候,邀請你們當主角,來那個活動場,你們教大人跳舞。」林玉美安排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成果,展示在年度祭典的篷架內,而孩子則是在會場上教所有的觀眾來跳傳統舞。

與時間賽跑,從「祭典」找回馬卡道

文化進入孩子的教育,就像是斷掉的線頭再綁結接上,只是復振路上道阻且長,走在路上需要更多族親相互應和,而熱鬧滾滾的年度祭典,自然成為一個讓更多人親近與理解地方文化的場合。

協會理事長潘燕寶感慨:「『鳳山八社』在古文書裡面有註明很多,可是現在人可能是已經被隱藏,還是被某種程度的迫害還是怎麼樣,都不敢去承認自己的身分了,所以說利用這個祭典把這個族群意識把它突顯出來。」他在找尋歷史資料中,看見沿山曾有「十三聯庄」大型祭典,十幾個村庄居民來到某個村莊共同參與盛事。「目前一直想把十三聯庄把它再回復回來,去問沿山公路的族親,他們也都還有印象,所以說想利用這個時間連續去辦這個祭典,(更進一步再)把十三聯庄再串聯起來,有助於馬卡道的正名運動。」

不僅有認同族群血緣,以及說著閩南或客家話的村人參加,還有鄰近沿山部落的族親來共同響應。只是不會只是曲終人散的「馬卡道」,在哪裡?馬卡道族如何在年祭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尋回母文化?老埤馬卡道文化協會除了藉著一次次的年祭,召喚族人記憶、突顯族群意識,也期待未來能與學者專家連結,考證族群史料,建構地方知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南方音樂夢/他,催生洋樓裡的樂團成為南臺灣音樂人才的搖籃

◎文/陳品君;照片提供/鄭國勢、洪梅芳、陳美玲、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鄭有忠在80年前創辦私人管絃樂團,經常受邀演出甚至環島巡演,在南臺灣逐漸打響名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公營交響樂團,他邀集團員徵選,超過半數成為國家樂團第一批成員。五、六○年代,他提著小提琴一周數回往返屏東和高雄、台南之間,啟蒙、培育日後許多樂壇好手和教育者,對南臺灣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南方音樂夢/莊壽臣音樂路:1940年代自學樂器到1960年代高級飯店演出

1960年代晚期,國防部藝工隊在臨海大舞廳欣賞樂團演出後,與莊壽臣(前排左一)及其家人合影。右一為歌手余天。 提供/莊佶霖 編按:今年3月,本站收到莊佶霖 留言 與來信。他在「 南方音樂夢 」系列報導中看見阿公「莊壽臣」的名字,想知道報導中的文件、照片從何而來。 莊壽臣曾經是屏東音樂聞人鄭有忠創辦的樂團一員,1940年代晚期北上參加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的公營交響樂團(今日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數月。本站近日與莊佶霖聯繫,訪談他所知道的祖父過往,雖然有更多細節需要再確認,但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臺灣音樂史以及更多有忠管絃樂團成員後人可以查詢到類似資料,本站刊登部份訪談內容,讀者如果有更多補充資料,或是類似背景的後人願意接受本站訪談,歡迎留言或來信: cultureintw@gmail.com 。 ◎文/陳品君、影像提供/莊佶霖 莊壽臣在1976年50歲離世,今年46歲的莊佶霖沒有太多關於阿公的記憶。「年紀到了,會翻一些以前的東西來瞭解家族。去問了姑姑、叔叔,現在不問以後就沒得問了……第三代還可以問的到,第四代應該就沒機會了,像我現在(得到的消息)已經很零散。」他從親友口中、老照片和網路資料一點一滴拼湊阿公的樣子:頂著三七分頭、戴著圓框眼鏡、配上講究裝束。從小自學音樂,為了更上一層樓,師從當時赫赫有名的有忠管絃樂團團長鄭有忠,後來以單簧管項目考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下稱「省交」),而在不同時期,可以在戲院、禮堂、舞廳看見他演奏各式各樣樂器的身影。

南方音樂夢/70年前,屏東私人樂團半數成員進入國家交響樂團

◎文、攝影/陳品君 七月天的屏東夕陽剛斜下,晚風起,盤旋在海豐上空的溽氣四散。這天早用晚飯的人似乎多了些,如果不是平日少見的生面孔,還以為三三兩兩的身影只是飯後散步的晚景。這群人或騎車或走路往同一方向去,循著他們,在三山國王廟旁的巷口內拐幾個彎,傳統閩南式建築映入眼簾,此時,耳邊傳來三 、 四○年代流行歌謠,入口兩座早年農業社會的製糖石磨顯眼,令人有些時空錯置感……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一)/祭典辦了,錢花了,然後呢?

攝影/陳品君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12月25日,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在高樹加蚋埔部落祭典舞台上宣布:「鄉親只要找到日本時代戶籍謄本,上面有登記『熟』字,(未來)就可以到民政處登記為馬卡道族。」一個月後,留著排灣族血液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台東謝票時,提到將在今年8月1日履行競選承諾,以元首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在馬卡道族文化復振走了20多年的耆老潘安全問:「向原住民道歉……那包含平埔族嗎?」

屏東竹田/為了守住老人家的健康與歡笑,濃情客家庄打造阿婆阿伯个快樂天堂!

◎文/陳品君 想像一下,一個身體機能慢慢退化的老人家,他變得時常忘東忘西,有時候聽不懂別人表達的意思,對於他人不時的提醒感到懷疑,待人處事上也再三出錯,甚至影響與家人間的關係。 老人家一方面身體病痛不斷,一方面對於生活亂了步調感到情緒低落,種種的身心煎熬,上了年紀的長輩,難道只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嗎?位於屏東縣的一個客家村落,社區居民為了守住高齡與失智長者的健康與歡笑,正攜手為他們編織一張安全守護網。 自古鄰里守望相助,高齡友善社區 西勢打頭陣 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西勢社區,北接麟洛與萬丹鄉,這裡是以客家族群為主的聚落,屬於「六堆」之一,在清代,客家人曾在此保鄉衛土集結成隊(堆)。 相中西勢社區自古以來鄰里守望相助的背景,縣政府希望可以營造這裡成為友善長者的示範社區。對六堆民眾來說,社區內的忠義亭不僅是先祖在清代出戰前的誓師地,也是現代感念先烈的祭祀場所,而忠義亭旁邊的客家文物館,則是民眾學習並傳承客家文化的根據地。 從這兩個場所與老人文康中心為蛋黃區向外延伸,並以文物館內的樂智屋為基地,在政府資源挹注下,社區與學術、公務機關合作,不僅規劃友善環境與空間,也培訓居民和商家學習如何陪伴高齡與失智長者,以及面對自己的老後生活。  國中生從小旅行認識友善社區      2019年,屏東市區的公正國中學生,因參與「台灣設計展x屏東超級南—竹田西勢樂智友善社區小旅行」來到竹田鄉西勢村。 一行人從西勢火車站出發後,導覽員阮鍾月英向他們介紹西勢車站在竹田鄉一帶交通上的重要性:「(車站)以前是比較舊的建築,因為配合(鐵路)高架的關係,所以都重新改建。我們西勢車站應該是(旅客)從內埔那邊過來的,還有竹田本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地點。」 在這幾年鐵路高架化後,乘載村民記憶的西勢火車站,經由改建煥然一新。入口名為《等待》的3D地畫作品,重現一幕幕旅人離別或是回鄉的場景。 離開西勢車站的隊伍前往下個定點,在過馬路時,行人專用號誌傳出一連串的人聲。 「大哥大姐紅燈了,莫過喔! 大哥大姊綠燈了,可以過了!緊緊來。 」 全台灣只有在竹田西勢才看得到的「長輩版」行人專用號誌,不僅有小綠人牽著老綠人的動畫顯示,還放大倒數秒數字體,並且傳來縣長潘孟安的小心過馬路叮嚀聲,這些都是結合生活與科技的設計巧思。 而在社區內的竹田國中則從2015年學期開始,在課堂中教導學生認識「變老」,以及如何與長者形成良善的互動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二)/奮鬥20年,他們仍要不回原本的名字……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屏東縣萬巒鄉位於南台灣北大武山腳下,鄉境內座落東邊的是排灣部落、西側是客家村、東南邊則是閩南村。近山鄰近的加匏朗、赤山、萬金等村在1935年日本時代國勢調查中,人口統計有近2000位熟蕃。60歲的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天主教堂附近,是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話的虔誠天主教徒。35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上)/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之外,這些水果台灣也吃的到

◎文/陳品君 紅龍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星蘋果、巴西櫻桃、白柿、嘉寶果,這些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慢慢培育起來的新型水果,你吃過哪些? 這些水果是經過試種與研究,2011年由學者劉碧娟、顏昌瑞提出適合在台灣種植的熱帶果樹,其中只有紅龍果是今日在大賣場、菜市場常見的水果,也反映新興水果在市場上仍待開拓。 以學者評估未來可商業栽培的潛力水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為例,新興果樹帶給台灣農業哪些機會?這些水果有哪些潛力?  台灣中南部果園越來越能看見原產於東南亞的紅毛丹。 (攝影/陳品君) 台灣是水果寶島,氣候暖化有助榴槤蜜繁衍 「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果樹大多可以在台灣找到地方種,栽培環境上沒有太大問題。」果樹專家、屏科大農園系教授顏昌瑞表示,台灣是生產水果的寶島,兩、三百年來都有如芒果、蓮霧、芭樂、釋迦等外來水果陸續引進台灣,逐漸適應氣候與土壤而穩定栽培。 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新興熱帶果樹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上,「氣候」與「天氣」既是機會也是威脅。以原產馬來西亞及印尼一帶的榴槤蜜為例,最適宜生長溫度為年均溫27至31℃,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顯示,歷年恆春測站測得年均溫在2015年首次突破26 °C,近年來在中南部鄉村逐漸可以看得到這些熱帶果樹。 早在1990年代,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下稱「農試所鳳山分所」)就已引進榴槤蜜,但因為台灣偶有寒流,幼株無法順利越冬存活下來,近幾年透過嫁接技術,利用對台灣氣候適應較強的波羅蜜為砧木,才逐漸試種成功。雖然氣候暖化賦予榴槤蜜在台灣生長的機會,但一旦有持續幾天的低溫出現,幼株還是可能無法耐寒而死去。 近年來屏東鄉村不少農家檳榔轉作, 許多人選擇種植如榴槤蜜、 黃金果等好管理的新興果樹。 (攝影/陳品君) 天時地利的風土條件,孕育甜美黃金果 含有豐富膠質,果肉呈半透明狀的黃金果,也是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熱帶果樹之一。台東太麻里果農廖俊盛曾經分別在平地、山坡測試種植黃金果的差異,發現種在海拔350至400公尺、面東、山巒懷抱的果樹,吸收了空氣中的太平洋水氣與礦物質,加上半日照及溫差較大的環境,讓結出的果實口感緊實、甜度提高。 天時地利的風土是上天的饋贈,「早上吹海風,下午山風下來,果園位於包覆式山谷間,海風裡面很多海洋微量元素如鈉離子,就會飄上來囤積在山谷裏面──在山風、海風吹拂下,豐富的天然物質留在果園內,果

蘭嶼專題/土地權屬界定 傳統、官方兩歧路

撰文/何怡君、陳品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蘭嶼特定區計畫」不僅觸碰當地人敏感的土地問題,此計畫的爭議,也顯示達悟族傳統文化與官方長期以來的落差與不對等關係 。 政府推行的野溪整治工程,遍布蘭嶼島各處。攝影/何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