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東/利卡夢部落小孩與他們的菜

(本文為作者任職《上下游新聞》期間發表作品〈讓靈魂會癢到跑掉的、吃了會尿很遠的植物,利卡夢的小孩與他們的菜〉,原文刊載於此

◎文/陳品君

部落一角,活動中心斜坡旁幾顆立正站好的檳榔樹間可見裝飾圍籬──今天可能是「捕夢網」、「花環」,隔兩天可能是「人面蜘蛛」。大人先是擬定圖案外形與骨幹,隨季節變化材料;孩子發揮巧思將綠葉紅花填補入裡──學校隔著一道自然系圍籬,與產業道路、住家、活動中心層層疊疊相望。

太陽熱情如火的六月中,自然系圍籬旁的活動中心驪歌響起,台東卑南利嘉國小五位畢業生穿過芋葉、小米、紅藜、黃瓜等蔬果藤木裝飾搭建而成的植物拱門,象徵邁向人生新階段。舞台背景裝飾則有鳳梨、月桃果、腎蕨、山藥等,這些植物好朋友日日夜夜在田間、林道、菜園、校園、部落餐桌上陪伴在場的孩子。而他們與孩子祖先緊密聯繫落下的生活智慧,從山林鄉間、從代代相傳,收進了《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一書中。

台東卑南利嘉國小畢業典禮布置可見部落生活植物。(攝影/陳品君)

(照片提供/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
卑南族部落利卡夢,民族植物傳承文化 

「利卡夢」是台東卑南族其一部落傳統名稱,外界多稱「利嘉」,源自卑南語Likavung。相傳Likavung祖先在這片土地種植芋頭,收成時不僅長得又多又茂盛,芋葉形狀更是大如帽。卑南語帽子叫kabung,因此族人稱此地Likavung(利卡夢)。

 延續利嘉林道植物調查研究基礎,由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與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結合部落耆老、利嘉國小師生以及社區巡守隊,歷經3年共同參與「民族植物」課程與專書製作。

「植物的生活文化是很重要的事情。透過小朋友學習與調查、耆老與中生代報導或者是再學習最後成書,這些對族人認識周遭生活植物與文化傳承有大大提升作用。」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總幹事黃正德提到,到了學期尾聲,小朋友都能認識20種以上植物,大人也為了教小孩再向長輩學習和詢問。透過系統性資料整理和編排,民族植物課程資料還能加以留存。

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總幹事黃正德期望
《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
不僅是部落參考書,
還能將文化記憶傳承下去。
(攝影/陳品君)

書中編排風格除了貼近日常生活,
還可以從繪圖與書寫中看見利嘉族人、師生、長輩齊力參與。
(翻攝/陳品君)
《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

 《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書中節選55種利嘉在山林、原野、部落常見的生活植物。版面編排上,左半邊上方是植物實景照;下方是學生觀察植物特徵、詢問耆老植物特徵與用途的口述整理記錄,也包含低年級拓印和高年級學生繪圖;右半邊則是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執行秘書陽美花根據文獻和耆老口述綜合書寫,有時穿插簡單家常料理方式。

陽美花說,書寫上屏除生硬敘述,採用平易近人直白描寫,像是「咬人貓lingatren—讓靈魂會癢到跑掉的植物」、「野牡丹adas—吃了可以尿很遠的植物」、「臺灣山蘇lukutr-美味下酒菜」。

「書中把植物母語突顯出來,讓年輕小孩也能學習,傳承意義在裡面。我們也把這本書送給部落──著作權就給部落永久使用。」台東林區管理處處長劉瓊蓮在新書發表會上強調專書的傳承意義,她提到書中的生活智慧歸於部落,無償開放專書授權讓部落日後自由運用。

台東林區管理處處長劉瓊蓮(左)
(照片提供/臺東林區管理處)
漢人以為是雜草,部落知道是寶

利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吳金朗是書中報導人之一,從小和 mumu(卑南語中長輩之意)上山工作,他隨口一提與部落密切相關的植物:山柚。「山柚是可以食用和製作生活器具的植物。它的嫩葉可以食用;傳統器具裡面,可以拿來做木碗、木湯匙。」

吳金朗補充,山柚是低海拔灌木,原本容易在100公尺到500公尺山坡地都可以看到蹤跡,只是山坡地經一定程度開發後,便沒有那麼容易見到。山柚對部落的重要性還可以從這方面觀察:「在漢人村莊不會去食用,可能會當作野草處理掉;不過在我們部落田裡面有就會留著,甚至還會刻意繁殖起來。」

吳金朗與媽媽吳丁妹從小在利嘉部落長大,
也常到後山工作,
對生活植物如數家珍。
(攝影/陳品君)
從山林引發教育,師生一起認識植物
學校老師並沒有人是從小就在部落長大,如何從每週一節課的鄉土教育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家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傳承中斷是部落的難題。而這次學校在與林務局、國本農場合作主題教學設計上,讓孩子大量提問和對話。

負責一年級班級的老師陳佳淇認為:「透過孩子去問家長,讓家長知道:第一,學校正在進行這樣的活動;第二,這也是你應該教孩子,因為野菜來自這片山林。」從孩子提問中,可以讓學校教育銜接家庭教育,而孩子找不到答案,學校也有安排耆老與孩子對話,讓他們從蒐集資料、觀察記錄實作中,跳脫課堂、課本向地方學習。

畢業生圍坐一圈,說起印象深刻的植物。雖然大家不見得可以馬上說出植物名稱,但是七嘴八舌討論起「那個可以做掃把的植物」──其中一位孩子突然想起:「那是山棕,可以綁阿粨(卑南族的糯米粽)。」另一位孩子則想起:「假酸漿葉,年祭的時候,阿嬤會拿來包阿粨。」一位一年級學生溫王佳貞也對假酸漿葉印象深刻,「有一點點苦,很好吃。」她在學校學到以後,成為阿嬤的小幫手,之後和阿嬤一起上山採葉的時候,她能幫忙辨識出來。
看到熱騰騰新書,
利嘉國小老師與學生翻閱指認自己的名字與作品。
(攝影/陳品君)
卑南族人用月桃葉包覆阿粨裡面的餡料;
糯米與月桃葉間隔著假酸漿帶有鹼性,
可以幫助消化。
兩者都是利嘉部落的生活植物。
(攝影/陳品君)
「自然系圍籬」裝飾地景

部落一角的「自然系圍籬」地景裝飾,恰恰是學生連同族人善用生活植物的熱情展現。黃正德說:「裡面可以體現幾個東西:構圖、創意,接下來是對植物的使用,過程中也可以學習植物名稱和特性。」

前些日子裡,利嘉村村長林肯毅在民俗植物田野編織課堂上,指著圍籬上的編織品對學生說:「很多人登山在山上為什麼死掉?他們是凍死不是餓死!學會這個可以就地取材遮風、避雨、保暖,而且動物聞不到你──因為身上有草味,黑熊也不會找上你。」學生聽了這段有趣的經驗分享,不禁哈哈大笑。
利嘉產業道路上,
自然系圍籬是部落族人和利嘉國小學生運用花草的集體創作。
(照片提供/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上)/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之外,這些水果台灣也吃的到

◎文/陳品君 紅龍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星蘋果、巴西櫻桃、白柿、嘉寶果,這些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慢慢培育起來的新型水果,你吃過哪些? 這些水果是經過試種與研究,2011年由學者劉碧娟、顏昌瑞提出適合在台灣種植的熱帶果樹,其中只有紅龍果是今日在大賣場、菜市場常見的水果,也反映新興水果在市場上仍待開拓。 以學者評估未來可商業栽培的潛力水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為例,新興果樹帶給台灣農業哪些機會?這些水果有哪些潛力?  台灣中南部果園越來越能看見原產於東南亞的紅毛丹。 (攝影/陳品君) 台灣是水果寶島,氣候暖化有助榴槤蜜繁衍 「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果樹大多可以在台灣找到地方種,栽培環境上沒有太大問題。」果樹專家、屏科大農園系教授顏昌瑞表示,台灣是生產水果的寶島,兩、三百年來都有如芒果、蓮霧、芭樂、釋迦等外來水果陸續引進台灣,逐漸適應氣候與土壤而穩定栽培。 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新興熱帶果樹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上,「氣候」與「天氣」既是機會也是威脅。以原產馬來西亞及印尼一帶的榴槤蜜為例,最適宜生長溫度為年均溫27至31℃,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顯示,歷年恆春測站測得年均溫在2015年首次突破26 °C,近年來在中南部鄉村逐漸可以看得到這些熱帶果樹。 早在1990年代,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下稱「農試所鳳山分所」)就已引進榴槤蜜,但因為台灣偶有寒流,幼株無法順利越冬存活下來,近幾年透過嫁接技術,利用對台灣氣候適應較強的波羅蜜為砧木,才逐漸試種成功。雖然氣候暖化賦予榴槤蜜在台灣生長的機會,但一旦有持續幾天的低溫出現,幼株還是可能無法耐寒而死去。 近年來屏東鄉村不少農家檳榔轉作, 許多人選擇種植如榴槤蜜、 黃金果等好管理的新興果樹。 (攝影/陳品君) 天時地利的風土條件,孕育甜美黃金果 含有豐富膠質,果肉呈半透明狀的黃金果,也是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熱帶果樹之一。台東太麻里果農廖俊盛曾經分別在平地、山坡測試種植黃金果的差異,發現種在海拔350至400公尺、面東、山巒懷抱的果樹,吸收了空氣中的太平洋水氣與礦物質,加上半日照及溫差較大的環境,讓結出的果實口感緊實、甜度提高。 天時地利的風土是上天的饋贈,「早上吹海風,下午山風下來,果園位於包覆式山谷間,海風裡面很多海洋微量元素如鈉離子,就會飄上來囤積在山谷裏面──在山風、海風吹拂下,豐富的天然物質留在果園內,果

2014年小誌市集/來和雜誌創辦人面對面(中)

◎文/陳品君、陳顥文 編按:一年一度的 Not Big Issue 小誌/ 獨立刊物市集,今年6月7日、8日同樣在行者沙龍地下室舉行,本文介紹參展的四本報導型雜誌《 24電影誌 》、《 藍鯨 》、《 Solid Zine 》、《 White Fungus 》,訪談出版者的製作歷程。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一)/祭典辦了,錢花了,然後呢?

攝影/陳品君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12月25日,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在高樹加蚋埔部落祭典舞台上宣布:「鄉親只要找到日本時代戶籍謄本,上面有登記『熟』字,(未來)就可以到民政處登記為馬卡道族。」一個月後,留著排灣族血液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台東謝票時,提到將在今年8月1日履行競選承諾,以元首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在馬卡道族文化復振走了20多年的耆老潘安全問:「向原住民道歉……那包含平埔族嗎?」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二)/奮鬥20年,他們仍要不回原本的名字……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屏東縣萬巒鄉位於南台灣北大武山腳下,鄉境內座落東邊的是排灣部落、西側是客家村、東南邊則是閩南村。近山鄰近的加匏朗、赤山、萬金等村在1935年日本時代國勢調查中,人口統計有近2000位熟蕃。60歲的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天主教堂附近,是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話的虔誠天主教徒。35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南方音樂夢/他,催生洋樓裡的樂團成為南臺灣音樂人才的搖籃

◎文/陳品君;照片提供/鄭國勢、洪梅芳、陳美玲、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鄭有忠在80年前創辦私人管絃樂團,經常受邀演出甚至環島巡演,在南臺灣逐漸打響名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公營交響樂團,他邀集團員徵選,超過半數成為國家樂團第一批成員。五、六○年代,他提著小提琴一周數回往返屏東和高雄、台南之間,啟蒙、培育日後許多樂壇好手和教育者,對南臺灣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屏東/民團文資提報 崇仁新村通海區未獲全數登錄

◎文字、攝影/陳品君 屏東市區擁有全國少數大面積日治時期飛行部隊眷舍群,2015年民間團體屏東縣愛鄉協會提報崇仁新村通海區為古蹟,17日縣政府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該區北側12棟官舍登錄歷史建築。

蘭嶼專題/乘著海浪送來 人之島的歷史印記

撰文/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陳品君、洪育增 攝影/何怡君 懷疑,不是達悟族人的天性,他們的胸懷原像大海般遼闊,沒有束縛與禁錮。然而,近幾十年來,蘭嶼這座美麗的人之島乘載著太多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