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FR讓戰地獨立記者更安全工作和回家

我們都很在乎「安全」問題。
一個顯而易見的差別:
如果一個獨立記者遭綁架或殺害,
他或她可能被貼上「不負責任冒失鬼」的標籤;
如果是媒體集團的新聞工作者遭逢同樣不幸,
他或她將受鎂光燈的關注和讚揚。
 ~法新社攝影師 Javier Manzano
2013年普立茲專題新聞攝影獎得主

 文/陳品君
曾為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 Julian Assange提供政治庇護的 Vaughan Smith,是倫敦前線記者俱樂部Frontline Club)創辦人,201367日,他和一群自由新聞工作者共同創立「前線自由記者」(The Frontline Freelance Register, FFR)。
當今新聞組織以正職員工負以全職外派任務的情況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多外國和戰地報導的採訪者是以自由新聞工作者為主。
這些自由記者一方面受到危險環境的挑戰,一方面長期缺乏制度和和財務上的支持,此外,他們也沒有一個代表性的組織,因此時常受制於大型媒體集團。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對於四散各地的自由新聞工作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FFR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
FFR倫敦前線記者俱樂部慈善信託基金(Frontline Club Charitable Trust)底下的一個獨立實體單位,成立宗旨是為了這群曝露於採訪衝突、風險下的自由新聞工作者,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FFR核心目標是支持自由新聞工作者身心靈上的健全,而會員有義務遵守FFR制訂的行為守則。
FFR由獨立、自由新聞工作者倡導發起,受到「倫敦前線記者俱樂部」財務上和後勤支持。經選舉所產生的第一屆代表委員會由Alison BaskervilleAyman OghannaBalint SzlankoEmma BealsEd GilesNicole Tung 和 Vaughan Smith等人組成,截至2014年4有482位會員,來自英國總部、美國和世界各地。
FFR近期致力於培訓課程2013年年底在美國「受訓拯救記者同業」組織(Reporters Instructed to Save Colleagues Organisation)醫療人員帶領下, FFR於倫敦總部舉辦醫療急救課程,培訓第一線工作的記者。
創傷風險管理(Trauma Risk Management, Trim)是FFR採用的一套同儕互助系統,能使訓練有素者識別心理本來可能忽視的風險因素,受到英國國家健康暨臨床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背書。透過這套系統,FFR協助歷經衝突現場的記者和攝影師,面對不可避免的心理衝擊。

延伸閱讀
FFR官方網站,含最新消息、會員名單、申請會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屏東/你幫我我助他 屏東藝文「青」力量(上)

(本文同步刊載於《 行南 》第八期網路版) ◎文/洪育增、陳品君、陳沛羽 夏季午後,與髮廊、代書處、各式各樣小吃、商店比鄰而居的「老李生活藝術」,正進行一場由「漫南方」主辦的旅遊講座。屋內兩側牆壁懸掛「小陽。春日子」主人劉孟玲展出的攝影作品,10坪的展演空間坐滿近20位聽眾,螢幕上一張張精彩中國風情照有賴於投影器材的使用,這是由「一碗豆腐」年輕老闆李嘉洺支援,他是上一場旅遊講座的主講者。「老李」店主在忙完眾人點餐之後,悄聲地加入聽眾之中,兩人和大夥兒同樣被主持人與講者的趣味互動逗得哈哈大笑。 「老李生活藝術」、「漫南方」、「小陽。春日子」、「一碗豆腐」分屬空間、活動舉辦、展覽策劃、器材支援,一場活動,不同專長、性質的年輕人,即使在人力、錢財等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仍藉由各方資源分享、組織、集結,達成一場廿餘人參與的小型講座。類似這樣的沙龍、藝文活動,近一年來逐漸在屏東各地萌芽,一股不容小覷的民間力量,為屏東在地藝文推廣激起陣陣漣漪。 根據屏東縣政府主計處201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屏東縣連續11年人口負成長,人口外流勢必對在地產業發展有所侷限。如何鞏固在地經濟,同時留住青年人才,提供年輕族群充足的就業機會與創業空間,也一直是地方上長久以來的課題。當官方的數據資料為人口動態帶來的負面訊息時,近一、兩年來,有群年輕人不約而同回到家鄉,他們在各種場合因緣際會結識進而互相合作,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使得外地人一談起屏東就想到墾丁而被忽視「屏東市區」,意外成為他們的實驗場域。 要活下去 就得待在大城市嗎? 出身於屏東六塊厝的大號文創公關公司執行長「阿鬨」簡瑞鴻認為,南北交通越來越方便以及近幾年來大環境經濟不景氣,是年輕人回鄉的主要原因。「大環境的改變使得到大城市發展不代表就是好的,這會是一個有趣的環境改變。『台北真的比較有機會嗎?一定要在台北才能做想做的事嗎?』、『當我真的要活下去時,一定要去大城市嗎?』」返鄉探尋的溫暖,可能是吃了大都市的閉門羹後的退路。對阿鬨而言,家鄉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從國高中美術班到大學視傳系,就算他目前已經在高雄獨資成立了兩家行銷和公關公司,最大的期待還是將經營公司的盈餘轉而投資在自己最在意的藝文產業。 2006年,阿鬨利用半年的時間在六塊厝老家第一次實行對藝文空間的實驗,引進獨立音樂、提供展演場地以及販售文創商品。雖然當時

蘭嶼專題/土地權屬界定 傳統、官方兩歧路

撰文/何怡君、陳品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洪育增 「蘭嶼特定區計畫」不僅觸碰當地人敏感的土地問題,此計畫的爭議,也顯示達悟族傳統文化與官方長期以來的落差與不對等關係 。 政府推行的野溪整治工程,遍布蘭嶼島各處。攝影/何怡君

南方音樂夢/70年前,屏東私人樂團半數成員進入國家交響樂團

◎文、攝影/陳品君 七月天的屏東夕陽剛斜下,晚風起,盤旋在海豐上空的溽氣四散。這天早用晚飯的人似乎多了些,如果不是平日少見的生面孔,還以為三三兩兩的身影只是飯後散步的晚景。這群人或騎車或走路往同一方向去,循著他們,在三山國王廟旁的巷口內拐幾個彎,傳統閩南式建築映入眼簾,此時,耳邊傳來三 、 四○年代流行歌謠,入口兩座早年農業社會的製糖石磨顯眼,令人有些時空錯置感……

2014年小誌市集/來和雜誌創辦人面對面(下)

◎文/陳品君、陳顥文 編按:一年一度的 Not Big Issue 小誌/ 獨立刊物市集,今年6月7日、8日同樣在行者沙龍地下室舉行,本文介紹參展的四本報導型雜誌《 24電影誌 》、《 藍鯨 》、《 Solid Zine 》、《 White Fungus 》,訪談出版者的製作歷程。

「馬卡道在哪裡?」──沿山70公里的文化復振/專題目錄

攝影/陳品君 「 請問院長,你是山上漢人還是山下漢人?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在上任第一場質詢中這樣詢問行政院長張善政。從清朝「生番」/「熟番」到山地/平地行政區,都是統治者為了行政管理而對台灣南島語族群的區別。其中1940、50年代,更因選舉區域劃分和行政程序將平埔族群排除在今日法定原住民身分之外。 目前平埔族群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大武壠(Taivuan)、馬卡道(Makatao)。  本專題報導採訪 2015年入冬以後,在屏東沿山一帶舉行數場祭典的馬卡道族人,希望從「文化復振難題」、「耆老生命故事」、「族群遷移中的文化交流」三種面向,幫助讀者瞭解平埔族群在當代社會中,可能面臨的文化復振困境與挑戰。 目錄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一)/祭典辦了,錢花了,然後呢?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二)/奮鬥20年,他們仍要不回原本的名字……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註: 本專題部分內容(一、二篇合併調整版)刊載於 《報導者》〈 馬卡道在哪裡?沿山公路的平埔族群認同之旅 〉

南方音樂夢/莊壽臣音樂路:1940年代自學樂器到1960年代高級飯店演出

1960年代晚期,國防部藝工隊在臨海大舞廳欣賞樂團演出後,與莊壽臣(前排左一)及其家人合影。右一為歌手余天。 提供/莊佶霖 編按:今年3月,本站收到莊佶霖 留言 與來信。他在「 南方音樂夢 」系列報導中看見阿公「莊壽臣」的名字,想知道報導中的文件、照片從何而來。 莊壽臣曾經是屏東音樂聞人鄭有忠創辦的樂團一員,1940年代晚期北上參加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的公營交響樂團(今日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數月。本站近日與莊佶霖聯繫,訪談他所知道的祖父過往,雖然有更多細節需要再確認,但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臺灣音樂史以及更多有忠管絃樂團成員後人可以查詢到類似資料,本站刊登部份訪談內容,讀者如果有更多補充資料,或是類似背景的後人願意接受本站訪談,歡迎留言或來信: cultureintw@gmail.com 。 ◎文/陳品君、影像提供/莊佶霖 莊壽臣在1976年50歲離世,今年46歲的莊佶霖沒有太多關於阿公的記憶。「年紀到了,會翻一些以前的東西來瞭解家族。去問了姑姑、叔叔,現在不問以後就沒得問了……第三代還可以問的到,第四代應該就沒機會了,像我現在(得到的消息)已經很零散。」他從親友口中、老照片和網路資料一點一滴拼湊阿公的樣子:頂著三七分頭、戴著圓框眼鏡、配上講究裝束。從小自學音樂,為了更上一層樓,師從當時赫赫有名的有忠管絃樂團團長鄭有忠,後來以單簧管項目考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下稱「省交」),而在不同時期,可以在戲院、禮堂、舞廳看見他演奏各式各樣樂器的身影。

屏東/民團文資提報 崇仁新村通海區未獲全數登錄

◎文字、攝影/陳品君 屏東市區擁有全國少數大面積日治時期飛行部隊眷舍群,2015年民間團體屏東縣愛鄉協會提報崇仁新村通海區為古蹟,17日縣政府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該區北側12棟官舍登錄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