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4年小誌市集/來和雜誌創辦人面對面(中)

◎文/陳品君、陳顥文

編按:一年一度的 Not Big Issue 小誌/ 獨立刊物市集,今年6月7日、8日同樣在行者沙龍地下室舉行,本文介紹參展的四本報導型雜誌《24電影誌》、《藍鯨》、《Solid Zine》、《White Fungus》,訪談出版者的製作歷程。


刊物完成了 要去哪裡賣?

刊物另一項收入來源要靠通路,但「找通路」往往是經營刊物的另一個難題。實體店面通常要求比例抽成,七(製作方)三(店面)抽、六四抽的情況都有,雖然是行情價,但也讓高製作成本的獨立刊物大喊吃不消;網路書店同樣會抽成,刊物運費還可能得由出版方自行負擔,哪裡可以找到好通路推廣自己的作品,是每個製作者都有的疑問。

24電影誌》的主編慧瑄就說:「我們常常是花了很多力氣出版刊物後,才想要去哪裡擺。」24電影誌》一直到第四期開始販售,寄賣獨立書店、咖啡店、民宿等空間。慧瑄說:「我們沒有什麼策略,就挑和刊物風格不會差距太大的店擺放。」

虛擬通路可能也有問題,在網路 Pinkoi商城上架的《Solid Zine》創刊人邱暐茜表示:「網路書店通常也要抽成,要七三抽。」但由於出貨機制問題,部分網路書店的貨運成本還要由出貨者自行吸收。但獨立刊物印刷成本高訂價低,抽成已付擔不起,更不用說自付運輸費用,她苦笑:「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盡量不抽就不抽。」

相對之下,實體通路是比較方便的選擇,只要把刊物寄予店家販賣,月底再跟對方月結款項即可,省事也省錢。但出於對刊物的堅持,《Solid Zine》並沒有特別找獨立書店寄賣,創刊人黃智偉說:「我們希望寄賣的店家是真的對刊物有了解,真心想推這些東西。」目前為止,《Solid Zine》只與下北沢、台中的「佔空間」和台南的「兩眼一起文具店」合作。

White Fungus》也是經歷過一段摸索。創刊初期兄弟兩人沒有通路,為了建立讀者群,前四期也是用免費贈送的方式行銷,第一期甚至還挨家挨戶發送,期間寫了許多電子郵件與各個書店談合作,直到第五期他們才開始寄賣。去年底和英國發行商White Circ簽約後White Fungus銷量漸趨穩定,銷售據點甚至遍布全球23個國家,印刷量也跟著翻倍,最新一期印了4,500份,下一期更預計印8,00010,000份。

藍鯨》宣傳陳頤華則對外界對「獨立刊物銷量」的迷思提出質疑。「什麼叫『銷量好?』手工雜誌20本全部賣完,那是銷量好,表示很多人支持他的創作。可是你說我們賣200本印刷本銷量算好嗎?這很難用數字衡量。」她認為,雜誌經營不該拘泥銷量數字,更要去看雜誌影響力,有人願意在《藍鯨粉絲頁上的貼文按讚、討論,這也是一種銷量,「我們銷售的不只是紙本產品,更是一種理念。」
團隊互相罩一下 一人多人用

回到刊物的經營層面,即便今天有了通路、有了銷量、有了收入,但對大部分屬於業餘經營的獨立刊物製作者來說,人力不夠、一人多用的狀況仍是層出不窮。同時,作為學生或上班族,要在各種身分以外處理編務,也讓製作者們遇到難開會討論、無法準時交稿等等問題。

「無法準時交稿」是《24電影誌》常有的問題。主編慧瑄解釋,由於成員多是兼職,製作狀況很難穩定,「像美編是工業設計師,每天上班到晚上12點,就會影響他排版的時間。」她說。《24電影誌》目前成員只分主編,其他人則負責撰稿,雖然原本有清楚分工,如通路、財務、行政等等,但因為成員們皆非專職,所以到頭來還是一人多用。慧瑄說:「像通路分佈,最後還是由大家分擔去擺刊。」除了工作內容分散外,執行上缺乏強制力與明確分工,也帶來其他影響,慧瑄提到:「每次催稿我都會有心理壓力,因為我不是那種很強硬的人,大家反映想拖延,我都會點頭。」

只有兩個成員的《Solid Zine》,人手也常不夠用。邱暐茜、黃智偉多是在工作之餘著手編採工作,「編務忙起來的時候,我們每晚都熬夜到四點多,隔天一早再去上班,這樣持續大概一個月。」而沒辦法見面開會的日子,通訊科技便派上用場,兩人會用手機拍下來討論,並不停打電話溝通、確認刊物狀況。

成員遍布世界各地的《White Fungus》也常利用電子郵件、臉書等通訊科技來交流意見。由於《White Fungus》的主要成員只有四、五人,其他成員流動率高,加上工作分配是採自願制,一人多用的情形也時常發生。主編常得做很多沒人要做的事,榮恩說:「我把所有閒暇時間都用在做雜誌上了。」

相較上述兼職的工作情況,《藍鯨兩位創辦人雖是全職投入出版,但人力方面同樣感到吃緊。總編輯陳頤華表示:「我們人很少,同時要身兼數職,行政面我是負責通路、銷售、行政相關,可其實我們也都是採訪編輯和攝影。」不過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以藍鯨》的例子來說,組織小、成員少,更給了他們自由與發揮空間。

光是成立出版公司、發想刊物,藍鯨》就花了足足兩年時間。陳頤華和夥伴幾次變動雜誌定位,最後才確定為「台灣地方誌」,期間甚至曾有完成實地訪查後,發現主題與市面上雜誌重疊而全部作廢的例子。陳頤華認為,這種工作方式相當難能可貴,相對許多雜誌有既定組織和讀者模式,藍鯨製作過程彈性,可以放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Next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下)/少蟲害、低人工,專家推薦有機栽培——投入「新興果樹」前這些報你知!

 ◎文/陳品君 隨著氣候暖化,熱帶果樹前景可期,然而從種下樹苗到採收,農民必須耐得住性子。依栽種方式差異,黃金果結果需要2到5年、榴槤蜜能夠採收要等上3到6年、紅毛丹則是2.5到6年才有果子採,甚至也有農家種下樹苗後,望穿秋水10年都還盼不到一顆果實──種植時間拉長、收穫變數增加,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果樹的經濟價值。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三)/信耶穌、信媽祖,都拜阿姆姆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秋天,內埔老埤老祖祠前一群人身穿深藍色底、「8」字圖樣的T恤,有的拉筋、原地跑跳,一旁八色旗幟醒目。文獻可見18世紀清朝統治一百餘年間,鳳山縣八個平埔熟番社稱「鳳山八社」,也是今日對馬卡道族另一稱號。只見旗幟分別標示:塔樓社、武洛社、阿猴社、上淡水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茄藤社,「鳳山八社」就在這場消失近50年的內埔老埤走鏢儀式中揚向天際。  學界雖然對鳳山八社各社傳統領域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想在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找尋塔樓社,或是想在同縣的崁頂鄉力社村找尋力力社的影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隨著生計、婚姻、水患、軍屯、教難、移民拓墾等因素,200多年前居於沿海平原與西部沖積平原的地區馬卡道人便迫於現實,陸續離開家園。

水果王國的未來之星(上)/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之外,這些水果台灣也吃的到

◎文/陳品君 紅龍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星蘋果、巴西櫻桃、白柿、嘉寶果,這些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慢慢培育起來的新型水果,你吃過哪些? 這些水果是經過試種與研究,2011年由學者劉碧娟、顏昌瑞提出適合在台灣種植的熱帶果樹,其中只有紅龍果是今日在大賣場、菜市場常見的水果,也反映新興水果在市場上仍待開拓。 以學者評估未來可商業栽培的潛力水果──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為例,新興果樹帶給台灣農業哪些機會?這些水果有哪些潛力?  台灣中南部果園越來越能看見原產於東南亞的紅毛丹。 (攝影/陳品君) 台灣是水果寶島,氣候暖化有助榴槤蜜繁衍 「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果樹大多可以在台灣找到地方種,栽培環境上沒有太大問題。」果樹專家、屏科大農園系教授顏昌瑞表示,台灣是生產水果的寶島,兩、三百年來都有如芒果、蓮霧、芭樂、釋迦等外來水果陸續引進台灣,逐漸適應氣候與土壤而穩定栽培。 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新興熱帶果樹在台灣的生長環境上,「氣候」與「天氣」既是機會也是威脅。以原產馬來西亞及印尼一帶的榴槤蜜為例,最適宜生長溫度為年均溫27至31℃,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顯示,歷年恆春測站測得年均溫在2015年首次突破26 °C,近年來在中南部鄉村逐漸可以看得到這些熱帶果樹。 早在1990年代,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下稱「農試所鳳山分所」)就已引進榴槤蜜,但因為台灣偶有寒流,幼株無法順利越冬存活下來,近幾年透過嫁接技術,利用對台灣氣候適應較強的波羅蜜為砧木,才逐漸試種成功。雖然氣候暖化賦予榴槤蜜在台灣生長的機會,但一旦有持續幾天的低溫出現,幼株還是可能無法耐寒而死去。 近年來屏東鄉村不少農家檳榔轉作, 許多人選擇種植如榴槤蜜、 黃金果等好管理的新興果樹。 (攝影/陳品君) 天時地利的風土條件,孕育甜美黃金果 含有豐富膠質,果肉呈半透明狀的黃金果,也是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熱帶果樹之一。台東太麻里果農廖俊盛曾經分別在平地、山坡測試種植黃金果的差異,發現種在海拔350至400公尺、面東、山巒懷抱的果樹,吸收了空氣中的太平洋水氣與礦物質,加上半日照及溫差較大的環境,讓結出的果實口感緊實、甜度提高。 天時地利的風土是上天的饋贈,「早上吹海風,下午山風下來,果園位於包覆式山谷間,海風裡面很多海洋微量元素如鈉離子,就會飄上來囤積在山谷裏面──在山風、海風吹拂下,豐富的天然物質留在果園內,果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一)/祭典辦了,錢花了,然後呢?

攝影/陳品君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2015年12月25日,屏東縣文化處長吳錦發在高樹加蚋埔部落祭典舞台上宣布:「鄉親只要找到日本時代戶籍謄本,上面有登記『熟』字,(未來)就可以到民政處登記為馬卡道族。」一個月後,留著排灣族血液的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台東謝票時,提到將在今年8月1日履行競選承諾,以元首身分向原住民道歉。在馬卡道族文化復振走了20多年的耆老潘安全問:「向原住民道歉……那包含平埔族嗎?」

馬卡道族文化復振(二)/奮鬥20年,他們仍要不回原本的名字……

攝影/林聰勝   ◎文/陳品君、攝影/林聰勝、陳品君 屏東縣萬巒鄉位於南台灣北大武山腳下,鄉境內座落東邊的是排灣部落、西側是客家村、東南邊則是閩南村。近山鄰近的加匏朗、赤山、萬金等村在1935年日本時代國勢調查中,人口統計有近2000位熟蕃。60歲的潘謙銘住在以聖誕季聞名的萬金天主教堂附近,是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話的虔誠天主教徒。35歲以前,有人因他深邃的臉孔問:「是原住民嗎?」他回答:「媽媽那邊有荷蘭血統。」 

南方音樂夢/他,催生洋樓裡的樂團成為南臺灣音樂人才的搖籃

◎文/陳品君;照片提供/鄭國勢、洪梅芳、陳美玲、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鄭有忠在80年前創辦私人管絃樂團,經常受邀演出甚至環島巡演,在南臺灣逐漸打響名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成立公營交響樂團,他邀集團員徵選,超過半數成為國家樂團第一批成員。五、六○年代,他提著小提琴一周數回往返屏東和高雄、台南之間,啟蒙、培育日後許多樂壇好手和教育者,對南臺灣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台東/利卡夢部落小孩與他們的菜

(本文為作者任職 《上下游新聞》期間發表作品〈讓靈魂會癢到跑掉的、吃了會尿很遠的植物,利卡夢的小孩與他們的菜〉,原文刊載 於此 ) ◎文/陳品君 部落一角,活動中心斜坡旁幾顆立正站好的檳榔樹間可見裝飾圍籬──今天可能是「捕夢網」、「花環」,隔兩天可能是「人面蜘蛛」。大人先是擬定圖案外形與骨幹,隨季節變化材料;孩子發揮巧思將綠葉紅花填補入裡──學校隔著一道自然系圍籬,與產業道路、住家、活動中心層層疊疊相望。 太陽熱情如火的六月中,自然系圍籬旁的活動中心驪歌響起,台東卑南利嘉國小五位畢業生穿過芋葉、小米、紅藜、黃瓜等蔬果藤木裝飾搭建而成的植物拱門,象徵邁向人生新階段。舞台背景裝飾則有鳳梨、月桃果、腎蕨、山藥等,這些植物好朋友日日夜夜在田間、林道、菜園、校園、部落餐桌上陪伴在場的孩子。而他們與孩子祖先緊密聯繫落下的生活智慧,從山林鄉間、從代代相傳,收進了《你是我的菜:利卡夢生活植物》一書中。 台東卑南利嘉國小畢業典禮布置可見部落生活植物。(攝影/陳品君)

屏東/民團文資提報 崇仁新村通海區未獲全數登錄

◎文字、攝影/陳品君 屏東市區擁有全國少數大面積日治時期飛行部隊眷舍群,2015年民間團體屏東縣愛鄉協會提報崇仁新村通海區為古蹟,17日縣政府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該區北側12棟官舍登錄歷史建築。

蘭嶼專題/乘著海浪送來 人之島的歷史印記

撰文/何怡君 責任編輯/陳芛薇、陳品君、洪育增 攝影/何怡君 懷疑,不是達悟族人的天性,他們的胸懷原像大海般遼闊,沒有束縛與禁錮。然而,近幾十年來,蘭嶼這座美麗的人之島乘載著太多過去。